易經八卦由來

 

八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一、乾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乾卦卦性有兩種法則,伏羲氏時代,在遊牧生存環境中,若要捕捉天空飛翔鳥類,伏羲教導民眾要在天空「乾卦」設網,方能捉住。若要吃樹上的水果,例如龍眼、芒果、楊桃等,必須往高大樹上爬,往高空中摘取。《說卦傳》曰:「乾為天」,以人物而言乾為老父 ,靜物也代表圓物、剛物、木果;以身體而言「乾為頭首」;疾病在「頭面」;以處所為政府機關;以地理為「高亢地」或都市,後天卦位西北方。

 

二、兌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「兌」為金、少女、銳利、毀折,象徵為口,開口談笑。但多言必離眞言,因此老子《道德經.守中章》曰:「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」。以地理而言,兌為西方,古代三合院或帝王都是坐北朝南,左邊東方甲乙木屬「青龍」代表長男、男人,右邊西方庚辛金屬「白虎」代表少女、女人。

 

然而龍為東宮管長房或文官之位,虎為西宮管小房,后妃或武將之所,假如右邊高亢或有高大物體謂之白虎抬頭,乃形成金尅木,主口舌官非或傷人丁。

 

離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離卦屬「火」,後天位正南,原「正東」。離卦在風水觀點,古時聖人與帝王宮殿為何都選擇坐北坎朝南離?《說卦傳》曰:「聖人南面而聲天下,嚮明而治,蓋取諸此也。」意思是說離卦在正南方,離火象徵光明,太陽的光亮能夠照耀天下,使萬物皆能相見,所以古時聖人與帝王皆坐北朝南,以南北為中心思想,此處是指天子、聖人得中正之道,南面而聲治天下。

 

況且中國大陸之地形處於亞熱帶,南方多暖,屬平原,冬暖夏熱。北方多寒屬高山,遇到冬天時陽光直射(南緯)。致使北半球的冬天會特別寒冷,然而北方的高山又能擋住寒冷北風,使南方之萬物能享有溫暖陽光,是故離卦南方丙丁火多暖之原理。

 

震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震卦風水觀點,雷雨交加中而求生存,在「逐水草而居」的日子,對遊牧民族而言,的確有生存難題,急需克服在草原上「放牛羊吃草」,當成群牛羊把該處水草吃光,民眾會再趕牛羊到另一處水草茂盛的地方,繼續過遊牧生活,這區吃完又換另外一區。

 

如此反覆的遷徙行為,輪番的方式放牧,以致「土壤營養素不足」,造成遊牧生活翻山越領的里程,離家愈來愈遠,這種過程非常艱辛。由於當時沒有人工肥料來培育牧草,等到老家附近衰竭的水草又長大時,再趕回原地放牧,至少要等一年半載歲月,人們為生活常要過著這種流浪辛苦日子。

 

巽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由於遊牧民族四處為家經驗,才使得伏羲氏對「風」有了深刻體驗,所以「巽卦」代表「風」,因此教導民眾如何利用「風」來改善生活,增加財富。這個法則來告示當時民眾,選擇居住的環境時,盡量選擇風和日麗,森林茂盛的地方,甚至該地區又有微風徐徐,人身體長時間吸收好空氣,同時可以啟發智慧。

 

甚至放牧的牛羊,才能生長健康,隻隻形壯體碩,替主人帶來一筆財富。這是《說卦傳》曰:「巽」為木,為風,為近利市三倍,「東南智慧之財」的快速。

 

坎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坎卦上下皆坎,謂之「重坎」,坎為水。伏羲氏教導民眾,如何利用湖水河流而求生存技術。覓食方法,古時沒有市場,就沒有營業的魚販,如果想吃魚就要到有水的溪流、湖泊去捕魚。這只是引經據典,並非鼓勵人們去捕魚,犯殺生造業。

 

坎者險也,坎卦另一作用,則為「警戒」,是說在水源區域生活的遊牧百姓,多半屬短暫停留,居住搭造帳蓬非常簡便,組合拆卸方便機動,但對於週遭環境,也無法像原始岩洞、穴居環境的堅固,可以防範敵人、野獸、洪水的侵犯。

 

七、艮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東北方為艮卦,根據伏羲氏紀錄,人類生存法則,乃利用山區或山陵來安居,遊牧民族在廣大華北平原,四處遷移逐水草紮營於草原上而居,當時伏羲告誡人們,雖然到各地遊牧,但盡量擇有「山陵」做屏障的地區紮營,能蓬居亦可遮擋嚴寒北風,也能防患盜賊的侵襲。「艮」為山,《易經象傳》曰:「止其所也!」找到知止才有歇息安穩的地方。

 

《大學.第三章》詩云:「緡蠻黃鳥,止于丘隅。子曰:於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鳥乎?」緡蠻黃鳥,《詩經小雅緡蠻篇上》說:「吱吱雀躍的黃鳥,能夠選擇牠心目中的理想止居處,樹木茂盛,位置安全的山丘彎角的地方。」

 

八、坤卦的法則與風水觀

 

坤代表「大地」,為「平原」,伏羲氏對於這種柔順環境制定為「坤卦」,教導大家如何順利生存下去。《說卦傳》曰:坤為地,為 牛。在遊牧時代的人類,不僅有石器、骨器做工具,當時也逐漸發展到利用金屬材料,來製造烹飪的鍋子,又稱「釜」。雖然彼時已有用「火」,但在烹煮方面,大多以木枝串食物,直接烤食。也有用火先燒烤岩石,讓石頭温度加高時,再把食物放在岩石上,利用石頭高温,間接「煮熟」,以余之見應該是取最薄的石板加溫速度較快……這種叫作「岩烤」。

 

而這兩種方式遇到愈來愈多元化的食物時,包括煮食液態的「湯食」等,就變得不太適用了,於是又有了陶器與釜器的創新製造,尤其是釜器「鍋子」,本身乃金屬材料,傳熱高溫速度相當快,耐用又不易損壞,是烹飪器具一大發明。

 

李科儒《梅花易數真訣》,台北市:武陵,1993,p6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