緒論

 

第一章 緒論

 

第一節 前言

 

易經不只是萬經之王,同時亦是超越教育「包羅萬象」群經之首。乃華夏數千年文化,唯一能震撼中外古今的古典,即是易經,又是宇宙人生興亡成敗的哲理,是人人必究的一本天書。

 

余為彙聚往昔數十年心血,以及從事教學累積之經驗心得,再度編集成《易經智慧寶典》一書。書中引用《易經》原文部分,採用公式、圖表標示,俾利讀者辨視,本書亦為院士論文集出版問世。內容義譯、史證、象數、相錯、互綜、消息探微,格物致知窮理,將易經本文引用部分,加以詳解分析,乎合邏輯學理。能輔佐科學不足之地方,充分發揮哲理、文化學術,以系統性整理更上一層創新。

 

本論文,以《周易》六十四卦細說,敍述歷代易學之奧旨及微言,研思由窮理歸本盡性之心得,以發揚先聖先賢幽光。可知易道之殊勝,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含蓋萬有,盡古今萬物綱紀群倫,揮之則彌六合,捲之則在袖裡掌中。

 

但研讀本論文,當先由周易雜卦傳之析義,六十四卦的錯綜變易關係,深入鑽研,自可探索易學之精微,宇宙天文奧秘,以及萬古之聖心。本書最大之宗旨,乃導引未來讀者或進德修業之覺路,同時「昇華超越」,是內聖外王一種智慧中的核心,自性流露,與修齊治平建功立業方向。但願後賢或有志於斯道讀者,研究後能知其易道,悟其易道,而樂其易道。鑑往知來,然後從心性下功夫,致知率性而行,謙恭至誠,鼎力以赴,追求浩瀚無窮無盡真理,創造生命的價值與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人生觀。

 

第二節 文獻回顧

 

公元前4800至4700年,伏羲,姓風氏,乃上古時代三皇之一,生於紀成,今(甘蕭天水),與女媧同被尊為人類始祖,傳說龍身人首,形容身軀高大並非怪異,為三皇年代,有聖德,象日月之明,故稱太昊。伏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察法於地,觀鳥獸之文,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。於是創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

 

蓋無極而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惟先天八卦「天地定位、山澤通氣、雷風相薄、水火不相射。」由這八種相錯摩盪組成,代表宇宙萬事萬物演變原理,是故近則取象於人,遠則取象於宇宙一切事物。

 

但《易經》文王卦八八六十四卦,其中最有代表性之卦,即乾坤兩卦,因乾屬老陽,所有陽爻的始祖,統稱為老父。坤卦屬老陰,所有陰爻的主卦,統稱為老母。老父統率三男,即坎中男、艮少男、震長男。老母統率三女,即離中女、兌少女、巽長女。

 

乾坤兩卦為天地定位,《易經》乾卦彖曰:「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,乃統天。雲行雨施,品物流行,大明終始,六位時成。」之卦爻各正性命。至於乾坤所生的六卦「坎、艮、震、離、兌、巽」亦象徵宇宙天體造化,時空結構與初期過程,相錯組合形成。乃伏羲氏仰觀俯察,而畫先天八卦之立體觀,為萬事萬物原理。

 

孔子針對乾坤兩卦之彖辭和象辭,特別解釋,乾卦六爻純陽無雜,至剛至健其德全,故以文言讚美為「元、亨、利、貞。」代表乾天浩大之四德,此乃闡揚奥妙訣竅的心得。因此乾卦彖辭曰:偉大純陽浩然的乾元呀!廣大德性包羅萬象,其象為天,此天是一種無邊際的天體,大而無外,又俱備了無形無象,空中妙有的「元精、元素」。

 

乾元在易理曰「乾天」,哲學家謂之「本體」,科學家謂之「功能」,乾天首先創造統率萬物之根源,萬物資生之始,唯君子或君王至誠可體天而行,方能以人合天,天下萬國咸寧,皆得太平。故曰「大哉乾元」,是宇宙不二法門,永恆絕對的真理。

 

有關坤地本是純陰至柔至順,但孤陰無陽不能生成萬物,其所以生成萬物,必須順應天之陽氣,依照陽氣之進退而生成。在「元、亨、利、貞」四德之中,坤者,唯有它的「利、貞」兩種德性,卻與乾卦有所不同,因乾的「利、貞」是表示宇宙萬物無所不利,無所不貞。

 

所以無論為人臣下、妻子,亦須順承君君、父父上級夫君的領導,方能使國家、團體、家庭和諧發展,是故後得主而有常。以上無欲則剛,有容乃大,凡有所作為者,須學習坤元之德性含弘光大,柔順利貞,有厚德容人載物之量。此乃孔子文言讚美乾坤兩卦德性之規範,正是「天人合一」,以止於至善。

 

道學之探討

 

老子,是道家學說創始人。老子之學以無為的思想處事應物,《道德經》曰:「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,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……」等,是故道之達用。因此謂之一本散萬殊,萬殊歸一本之原理。甚至於修行中產生太極概念,而從練精化氣,練氣化神,練神還虛,練虛合道,為修真的階段。

 

老子著有《道德經》五千餘言,於開章名義,觀玅章曰:「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,非常名,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」豈知「道」雖然無名、無聲、無味,但是真空妙有。可說是為萬物之母親,亦是宇宙人生絕對不變的真理,即是道也,這是老子發揚道宗之淵源。

 


修行次第太極圖

 

八卦爻辭

 

易之發展自伏羲畫先天卦,肇文明的初始;歷經神農、黃帝、堯、舜、夏、商朝代的醞釀。到了周朝,文王演之於前,是奠定了 《易經》以乾為首卦,又將每一卦加上卦辭,周公述之於後,就此周易卦爻辭始完成。伏羲畫卦創先天八卦符號,以明天道。文王「繫辭」,應用後天八卦,序人事。周公「重卦、爻辭」以斷吉凶悔咎之事。孔子特「文言」,以闡揚而通萬理。

 

莊氏以為乾坤德大,故特文飾之。周公除了作卦爻辭外,又以周禮開西周八百之基。其精通易學,言論見於《大誥》、《康誥》等,因此才有《學庸》所云:「康誥曰:作新民,詩曰:『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。』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。」意思說有德之人不只能承受天命,並聖澤千秋永不磨。

 

十翼之淵源

 

至於《十翼》者是儒家精深入微研究先聖遣著,加以創見之成果,後集成為「翼」。而《十翼》內容乃指彖上、彖下、象上、象下、文言、繫辭上傳、繫辭下傳、說卦傳、序卦傳、雜卦傳共有十篇。依據儒宋始稱為傳,於各辭加一「傳」字,如序卦傳、說卦傳,北宋以前之書如周易王弼、韓康伯注,孔穎達正義,及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,多未見十翼為傳之稱。先儒都以為文王作卦辭,周公作爻辭,孔子刪詩書、定禮樂、贊周易、修春秋,周遊列國說仁義,講道德。關於《十翼》者,從漢儒馬融、鄭玄、陸績至唐孔穎達皆認為孔子所作也。

 

然而孔子是否作《十翼》?在唐朝以前,都認定《十翼》作者為孔子。直到宋代歐陽脩著,「易童子問」,以為《繫辭傳》中文 句重複,雜亂無章,且觀點有相互矛盾,而懷疑《繫傳》非孔子之作,乃出自眾家之說,用以釋經之言。《論語.述而一》子曰:「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竊比於我老彭。」

 

甚至宋代朱熹《四書章句集注》注釋:孔子刪詩書、定禮樂、贊周易、修春秋,皆傳先王之舊,而未嘗有所作也,故其自言如此。據現代學者,錢穆先生所述《十翼》非孔子所作,並舉出十個證據而加以證明。

 

例如《汲塚書》所出有《易經》兩篇,而無《十翼》。魏文侯好儒,以子夏為師,如果孔子作《十翼》,《汲塚書》不應只有《易經》兩篇。《左傳》魯襄公九年,魯穆姜論「元亨利貞」四德與今「文言 篇」首略同。《論語》無孔子學《易》事,只有「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」……等,至秦人焚書坑儒的政策,一旦孔子有作《十翼》乃為儒家經典,秦始皇豈有不燒之理?

 

四、河圖洛書

 

河圖洛書之傳說,河圖相傳為伏羲所得,《漢書》五行志第七云:「河圖洛書相為經緯,八卦九章,相為表裏。」是故伏羲由河圖始畫八卦而敘述萬物生成及宇宙論點。《易經.繫辭》曰:「河出圖,洛出書,聖人則之」。西漢「孔安國」孔氏注《論語》及《尚書.洪範傳》。

 

孔安國曾云︰「河圖者,伏羲氏王天下,龍馬出河,遂則其文 以畫八卦。洛書者,禹治水時,神龜負文而列於背,有數至九,禹遂因而第之以成。」以上天地萬物基本原理,及風水學開展的元素,甚至是華夏思維理論重要之範疇。

 

五、周易堪輿及京房易

 

西漢孟喜是今文經學家,「孟氏學」的開創者。以陰陽說解釋《周易》,以此推測氣候的變化,判斷人事的榮枯,為漢易中卦氣說者。其特點是以《周易》卦象解析一年節氣的變化,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時、八節、七十二候。此即所謂「卦氣」。

 

《京房易》納甲法源於京氏學的開創者,律學家,曾學易於孟喜門人焦延壽,故焦氏以通變說易,好講災異。他將《周易》當作 是占算吉凶休咎的典籍,而然創造了許多占算,再進一步發揮了孟喜的卦氣說。並吸收了當時的陰陽五行學說,包括世應說、納甲說、五行說、飛伏說、卦氣說……等。

 

李君明《京氏易學》,不僅講占法,而且通過對占法的解讀,形成了一套有系統理論,來剖析大自然和社會現象,成為漢代傑出的哲學家。著作今只存《周易章句》、《周易錯卦》七卷……等。至於錯卦者,交錯也,將卦的爻全部互換,陰變陽,陽變陰,如「乾錯為卦坤」立場相同,看法卻不同便是錯,錯者有相輔相成之效。李君明愛好音律,推律自定為京房。

 

後經魏晉時代的管輅、郭璞、唐之李淳風、宋朝邵康節至野鶴老人《增删卜易》等,種種不同領域上運用之方法,使得京房易卦更加周密,而建構一套完整理論。因此筮法系統的特點,也與天道同歸而殊途。

 

漢朝黃石公著《青囊中書》曰:「天尊地卑,陽奇陰偶,一六共宗,二七同道,三八為朋,四九為友,五十同途」等。張良嘗於下邳圯上遇老人,授以書一篇曰:「讀此可為王者師,後十三年,見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。」世稱圯上老人,又稱黃石公。良讀此書,遂佐高祖劉邦開國定天下。

 

東漢魏伯陽《周易參同契》其大意曰:「以坎離兩卦代表日月,其它六卦代表月亮盈縮過程,八卦各配以干支,以八卦顯示月象。三日出為庚,震庚受西方,『每月三日傍晚月亮出西方庚地,一陽初生之光』。八日兌受丁,上弦平如繩……等,此乃觀星望斗之法。」

 

六、周易與中庸性理心法

 

子思:孔子之嫡孫,受業於曾子,得授心法,繼孔子之大思想家。子思深恐年代若久道脈失傳,或有所偏差而作《中庸》。所以 述明道統,始於堯、舜、禹相授受的十六字心傳,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」繼孔子之志,而傳授給孟子,以示道脈的恒常不斷,世稱述聖。

 

宋代朱熹為重訂《中庸章句》,引其師程子的卷頭話,再三強調 此書。因恐孔門心法失傳,特寫了一篇長達一千二百餘字的中庸章 句序,其開宗明義的一句話,便是「中庸何為而作?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。」宋代理學集其大成者。朱熹又引述其師程子的話 說:「不偏不倚就是中,常而不變即是庸。所謂「中和」者《大學》云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」中者和之體,是人之良知良能、本性、天理。和者中之用,是立身處事做人的基本原則。正如《易經.乾卦九三》云:君子終日乾乾,體用合一,而又一貫於理性也者,是故孟子所謂的復浩然之本體矣 。《中庸》一書,實為孔門中師生代代互相傳授,以心印心窮理微妙的法門。

 

至於宋朝學術為何盛行,只因儒學義理重興於世,加上北宋程 顥、程頤兄弟繼起,大力推行表彰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,並認為此《四書》最能代表儒家的精髓。從此之後儒家逐漸由五經轉移到四書。總而言之,朱子是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、教育家,他的哲學及所建立體系朱子學,由元朝至清代,都被列為國家科舉的中心思想。尤其科舉考試務必具備的素養四書、五經中,乃完全依據朱子學的注釋。但《易》的解釋,則兼用程、朱,前述《周易大全》、《周易折中》即是科舉製訂的國定教科書。

 

七、先天象數

 

邵雍是宋代明理學家的代表,他治易所開創梅花易數是以《易經》占卜之重要性理論 。自稱安樂先生,同時也是哲理學家,以易衍曆象數推演歷代興衰,故先天易為體,後天為用。康節先生所著 除《梅花易數》又有《皇極經世》、《抽爻換象法》……等,且世言三元地理者,多來自先天易圖。

 

可是自邵雍之後,歷代學者對此研討甚多,尊者讚其圖「得易心隨」,「一寓萬象」,稱其數「純一不雜」,「四通八達」。尤其朱熹也對邵雍的先天《易》的確十分的欣賞,甚至相當肯定認為「先天圖」囊括了宇宙時間空間一切變化。

 

至於《梅花易數》之重點,乃以卦氣五行生尅、旺、相、休、囚,掌握時空、季節、氣象,配合理論斷之靈活變通妙用。是故《中庸.前知章》曰:「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,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。見乎蓍龜,動乎四體。」此乃至誠如神,意思說只要占卜者,身心清靜,達身心合一,心誠則靈,就像鬼神一樣,無所不通,無所不靈。但占卦之義不可盲求先知,其重點借易卦、象、數義理,以防微杜漸,戒慎恐懼,寡過修身,轉禍為福而已。

 

八、定都築城關治亂安危

 

宋朝國師賴布衣,賴公生平擅相天文地理,著有《催官篇》,內容所論述天星二十四山龍定向訣。如評穴章曰:「催官第一天輔穴,天皇氣從右耳接,穴宜挨左微加乾,天皇氣貫穴無洩……」等。大體上則表示來龍最喜單清過脈,若是雙行過脈者則有吉有凶,最好一氣單清,陰陽不可駁雜。故云:「陰陽相見,福祿永禎,陰陽相承,禍咎滅門。」這是宋朝傳奇大師賴布衣催官之學說。

 

周敦頤,北宋宋明理學創始人,官拜龍圖閣學士,聰穎好學,博取眾家之長,融會貫通,終成大儒。周夫子少私寡欲,偉大著作《太極圖說》、《通書》等,後世之鴻儒碩學,皆奉周敦頤為道學之祖。《太極圖說》係周夫子根據當時陳摶祖師授之《無極圖》而著,開近世理學研究之風。

 

元朝,劉秉忠,著有《藏春集》、《平砂玉尺經》。海雲禪師聞知劉秉忠「博學多才」,鼎力推薦給尚未即位忽必烈,受忽必烈的賞重,留贊大計。人稱聰書記,當元世祖即位後,大展經緯,始建義天子, 以《易經》的乾卦「大哉乾元」之意,正式國號,制定典章制度,安邦興國,皆所草定。

 

清代有蔣大鴻,(西元1616至1714年)所著《地理辨正》、《陽宅指南》、《天元五歌》等作。在明末清初時,以三元地理行世,名 震大江南北 。且對地理風水也另有一番的剖析,堪輿技術陰宅運作的吉凶雖然很重要,然而那是祖先的骨骸,只是堪輿一部份運用而已,其實最重要還是世上的人,利用風水學功夫發揮於「陽宅」上。

 

因此《天元五歌》曰:「建國定都關治亂,築城置鎮係安危,試看田舍豐盈者,半是陽基偶合宜 。」其地理風水環境影響,不僅「陽宅」一家族,甚至關係城市、國都之經濟及治安,此乃一代宗師獨特理論。

 

九、理數合解宗旨

 

清代北海老人:精研三教經典,諸子百家。藉由大易河、洛、理、數、象學之道及明德率性,格物致知,精一執中之旨,得悟三教聖人心法。是故繼往聖之大業,致力著有:《大學解》、《中庸解》、《三易探原》……等佳作。其內容乃學觀天無為之道,如孔子曰:「天何言哉?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。」

 

《中庸》這本書的真義是至中、至正、不偏、不倚,常而不變的真理,大致上乃在於指點人生之覺路,如何達天人合一,歸根復命的宗旨。同時亦是孔門中脈脈薪火相傳的心法。在道光時,由竹坡居士,整理改為《理數合解》 加序文。

 

王逢吉著,《人生之智慧》,台中師範專科學校:青山,1972,p23。

邵雍原著、湯行易編著《易經中的數學梅花易數》,陝西:陝西師範大學,2008,11,p66。

林峻德著,《三元玄空風水研究》,天主教輔仁大學,2009,p90。

曾趙魯源著,《地理玄龍經》,新竹市:竹林,1989年,12月,卷四p12。

北海老人原著.林立仁注釋《理數合解》,中和市:正一,p5。

 

十、堪天輿地

 

堪輿理論與實務的確有悠久淵源,博大精深。據東漢許慎云:「蓋堪輿之字義,堪乃『天道』輿是『地道』也 。」因此堪輿即是研究地形地物的學問。風水學叫做「地龍」,科學家稱之「地心磁力線」,以我們的肉眼照樣可利用「羅盤指南針」看到地磁引力。

 

風水是古先聖先賢,經由長期藉由感應宇宙天地自然環境,以及不斷累積經驗所得來一種妙智慧,再導入現代科學不斷進步創新之儀器。將宇宙的形成,從西方天文物理學研究,把古人原本看不 到,摸不到,聞不到,無聲無息,無形無影的情況下所構成元素,利用科學的詮釋而重新的定義 。由一步一步印證,找出宇宙陰陽五 行變化中所蘊藏之生氣,即是精微的能量。然而運用羅盤去判斷何謂文筆、文貴、官印或狀元峰……等形體,何時能出富貴、文豪、博士及教授等人才。

 

其實原始時代並沒有風水學的說法,只因當時處於遊牧生活社會之故,由於彼時有自然惡劣環境,向人類提出生存挑戰,所以人 們必須取「近水陽向」的地方擇地而居 。

 

然而隨著時光轉變,進入文明社會,在商朝時期就將陸地區分為山、埠、丘、原、崗等,將水域分為河、川、湖、江、澤、池等,對大地山水的細緻分類,發展成為「相地術」。後來周朝周文王又發明了羅盤,而始卜洛擇都建明堂宗廟以顯後天八卦之功,因此奠定周室八百年之基業,是故開天文地理之先河 。

 

有關易學、堪輿的文獻與相關研究頗多,本論文皆以易理、梅 花易數、占ト實例為主要論述,發揮《周易》與道、儒之古聖人微妙心法,窮理盡性。再將易理導入玄學,融合人文科學實務印證,推論一切事物,進而趨吉避凶,是故相當玄奧高深。

 

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

 

因天不言,地不語,借用周易符號、數理、義理的意象及哲理來體悟宇宙人生真諦,表之於外,即達內聖外王之大道,蘊之於內, 是自性功德,天真本來面目之象徵。因此才將《易經.雜卦傳》陰陽五行變化之理論化為知行合一,運用於修身養性,立身處事之上。成為一套完整邏輯學理,彌補科技不足之處。充分發揮哲理、堪輿文化學術,融合人文科學更一層創新,提升文化素養。

 

豈知易理堪天輿地,其內容深遠玄奥,乃稽考古道能通天下萬事萬物之根源,啟發科學開創一切事業,通今博古,弘揚文化,提倡固有綱常倫理,道德規範。易道之神聖是修、齊、治、平之根本,及返璞歸真不二法門。

 

《論語》有子曰: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所以《中庸》曰:「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!」本末一貫,天人一體,這是本論文研究動機及理想目的。

 

甘政弘著,《羅盤手冊》,台南市:大千,1985,p19。

謝達輝著,《五術期刊》,《以能量場角度淺談中國古人智慧-風水》,台北市:中國命相卜顧問協會,2009年。

林峻德著,《三元玄空風水研究》,天主教輔仁大學,2009,p60。

曾趙魯源著,《地理玄龍經》,二卷,1996。

 


修行次第太極圖

 

一、研究方法

 

以整理描述文獻為主,探索宇宙萬物深微及價值的根據,與無形物質空間、氣場、能量,揭開宇宙神秘面紗,究竟生命生存真諦或道德意義……等,如何才能轉換好氣場、能量。集古先聖先賢之大智慧及個體累積經驗新思維,甚至借著文明發展現象,透過易理深度分析、歸納作為本論文研究依據。

 

本論文集,是一套完整應用於天文、哲理,理論與實務推演為主軸。並融合自然法則,以及文化、歷史、宇宙時空結構作repeat綜合性研究,分為二十一個階段。集理、數、象之不斷求進,日新又新,以道德為體用,先後研究結果一致,其大則天下莫能載焉,涵容宇宙萬物真機,唯天下至誠精微之學,窮則可獨善其身,達則能兼善天下。

 

問題界定與思考的方向

 

有關問題界定與前後理論聯貫,有相關性真義之問題,及本論文之鑽研範圍,明確思考,多元資料思索。必須忙裡偷閒,鬧中取靜進入研究的靈感,而悟其山嶽的靈奇,觀其河海之浩瀚,知玄達妙變化。則玄中求妙,妙中求正,自然體悟整套系統應用活潑。其問題界定與思考方向論述如下:

 

1. 問題界定是確定解題時,鎖定探討的範圍,作為進修思考方向。並將相關各項議題與前後理論推演,包括宇宙時空交會、能量、氣場感驗。人為互應,合宜聯貫有關之問題,真義釐清,於多元資料中篩選,去蕪存菁,推陳出新,符合科學準則。

 

2. 本論文鑽研範圍與思考解題方向,首先將確定主體分解若干「議題」,針對古今相當繁雜資料中去蕪存菁,深思熟慮,然後導入主體。而對於所探討資料之準確會愈高,爾後其結論被質疑自然愈少。此階段操作之過程,如果讀者的問題出現無所適從。

 

甚至找不到題目及相符範圍,但當形成這種問題時,除多元資料思索,必須重回原來問題階段繼續的探究。此乃以萬變應不變,亂中取靜,平心靜氣下功夫。一旦理充氣實,學養圓融,自然有一顆淵深超曠的文心,則臨文夷儼然成章 矣!自可將問題界定與思考的方向,活潑應用,是故萬物靜觀皆自得。

 

三、研究重點及歸納

 

在研究過程process必須針對各相異類型資料中,與問題介面無關之資料濾除,然後彙集相關性內容及重點之敘述,以利研究者往後精確讀取、運作而減少判斷錯誤之可能。此階段亦強調所彙集之 資料精密度,以及歷史、時空、背景資料來源,領域愈多,提升愈 高。必然能夠達到「蒼空無雲,靜水無波」的境界,其所鑽研的實踐內容愈精湛,此為格物致知之大略。

 

歸納induction是具體選擇及資料作為分類,掌握重點功能歸納出幾類結語,爾後將論文關鍵、主要資料作出歸納的動作,必須保持明確專一性,以避免造成演繹繁雜。

 

雖然在進修與運用上乃屬主體範圍的操作,但只能維持在同階段的資料整理,其資料的分類、歸納,不能加入超越研究階段,導致曲高和寡,然而掌握主體重點,闡釋推論之正確。如果超越多元話題資料的推論,則會產生位階上的錯亂,而誤導了整個主體與思維的秩序,如果未等待吻合適當的訊息出現即下定論,必然失去可信度。

 

四、推演分析

 

推演者是抽象演變之方法,若從天文地理感應,易卦占卜,實務理論角度,再透過科學的範圍之關鍵在「氣」,因氣是波動頻率所代表光子密碼的能量與物質,而又引述日本關英男博士的研究中說,比光子還小是「重力子」。所以任何可見物質如再加以細分,就可成為分子、原子、質子、中子、電子、夸克,這是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
 

以上為聯結印證與推論,對主體而言,乃德術兼修「昇華超越」是正念、正信而轉化為白色物質,即能帶動高能量的一種妙智慧中之核心,及自性流露。從理、氣、象、數,知空中妙有之微。配河洛數理變化無窮,至精至微,無中妙有的目標。建立正確理念更上一層之聯貫,認知易道乃宇宙萬化之樞紐。同時也是「拋磚引玉的結構」,是故聖人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此乃格物致知,出神入化精微操作,寂然不動,心虔則靈,感而遂通,所推演必定正確。

 

本論文分析文獻中有關「卦理、陰陽、五行」變化之內容,集堪輿相關之部份,整理歸納出「哲理」關鍵架構。是一套完整易理、堪輿作為研究的重點,故以「誘導式結構」實務操作與理論為根據,進行論文研究時,不斷辯證與領悟,其中之邏輯結構,即主體進修中不斷的推陳出新,最後作為《易經智慧寶典》操作依據。

 

五、論文研究流程

 

研究流程乃依據學科與術科引導式結構,理論模型為操作機制,選擇該類實用性學說,論述主體的內容而言,將參考資料都根據「學科與術科」提供不同的觀點角度,啟發性的新思維,包括系統結構運作的方式,使用推演正確,所有的論述合乎邏輯,如操作流程下表所示。

 

論文研究首先以文獻探討,激盪腦力開發的一種創意,而深入宇宙天地玄奧,大道之淵源,人生究竟真諦,作為思考方向。而分階段章節,明確簡化進行有關文獻中之論述,分析公式系統。以不定期舉辦邀約有相關易學、堪輿、天文等學者專家,彼此切磋心得交換,所吸收與消化的功能,轉化成特色的智庫寶藏,加上個體實務經驗,啓發論文操作目標。

 

研究操作,透過真人實事案例,具體實際,作為「引誘式結構」進行理論兼實務大原則,所歸納研究運作是最佳的資料Best data。 論文研究結論,對以所彙集文獻,深入淺出綜觀整套邏輯之論述簡敍,歸結為結論重點。並以自我嚴謹要求去蕪存菁,以達更超越創見而展現,《易經智慧寶典》,正確運作。

 

4. 可供予讀者實際之參考,提升文化學術素養,實踐易道、哲理、文學系統,是故本論文研究重點。

 


論文操作架構流程表

 

許永昌 博士 小檔案

 

學 歷

Hsu Yung-Chang Doctor of Philosophy

The US International Bachelor’s Court Doctor

Asian Headquarters of the Japan IAE International Bachelor’s Court

Graduate Institute of I-Ching pilosophy 易經文學博士

中國山東孔府書畫院 榮譽博士 Honorary Doctor

美國大學IOAD University License of Honorary Doctor名譽博士

 

現 任

1. 中華民國天文理數學會 理事長

2. .The First World’s Top 100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大會主席

3. .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I-Ching Academy 院長

4. 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 創院院長

 

教 學

1. 大華科技大學 易經管理工程學糸

2. 致理技術學院 易經陽宅管理工程學糸

3. 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 論文指導 Professor

4. 大華大學 易經工管學糸大學部教學

5. 國際易經論文研討會 論文評審主任委員

6. 中華易經科技管理學院 易經管理系專任講師

7. .TTMIT台灣高階管理全球經貿協會 易經專任講師

 

經 歷

1. 中華易經大學 校務長

2. 台北市彰友會 學術顧問

3. 世界和平聯合總會 榮譽會長

4. 中國山東孔府書畫院 Honorary Leader

6. 中華聯合五術團體總會 榮譽理事長

9. 榮獲全國十大傑出易經哲學論文評比金鼎獎

10. Chinese I-Ch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大學 校務總監

11.新竹市星相卜卦堪輿業職業工會 首席學術顧問

12. TTMITT,Taiwan Top Management 榮譽理事長

13.榮獲2008年第十一回世界易經論文發表優良證書

14.The US International Bachelor’s Court 易經哲學認證教育推廣

15.榮獲2011年第一屆國際易經論文發表第一名特等佳作獎

16.The First World’s Top 100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for I-Ching Studies

 

中華易經學院地圖及交通路線

1..聯絡電話:(02)2805-3487 傳真(02)2805-3403 手機0936-223316

2..上課地址: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二段133之8號

3..捷運淡水站,轉乘紅26號至淡海中正路口站下車徒步5分鍾,直接至「美人嶼別墅」即是學院。

4. Address: No. 133-8, Sec. 2, Chung Zen Road, Tamshui District, New Taipei City

網址:http://www.iaics.com

Email:okfate@yahoo.com.tw

 

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 第七期

易經智慧寶典

 

作 者:許永昌 博士

地 址:251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段133之8號

電 話:(02)2805-3487

傳 真:(02)2805-3403

行 動:0936-22-33-16

網 址:http://www.iaics.com

E-mail:okfate@yahoo.com.tw

 

出 版 者: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

發 行 人:中華易經學院研究所 許永昌

總 經 銷:文笙書局

地 址:台北市忠孝西路1段233號

出版日期:2016年10月

定 價:1000元

指導教授:徐芹庭、吳明修、徐文助、江鴻毅、吳博斌、謝達輝

內文校對:黃進生、吳麗珠、詹添順、謝秉奇、白漢忠、瞿敏芸

法律顧問:聯大法律事務所所長 劉昌崙律師

國際法律事務所 蔡鴻章律師

 

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